AI仍是主线!中美竞赛,国内科创企业加快突围

财经 (1) 2025-05-20 08:48:5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美国全面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但允许大量高性能半导体芯片对中东出口,标志着中美AI竞争进入“推美拦中”的新阶段。

  美国近来在半导体政策上动作频频,包括修订人工智能出口管制、对华禁运H20芯片、寻求芯片追踪立法等等。对华科技“封堵”打压从未停止,反而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美国大力推动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AI合作布局,允许大量高性能半导体芯片对中东出口,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关键产业链之外的意图明显。

  面对外部封锁,国内科创AI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半导体全行业在加速攻克关键技术瓶颈。随着更多企业加入算力建设,国产芯片的接受度明显提升。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带动,与美国遏制政策下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正在形成共振。而以半导体行业为代表的科技股价值,具备长期趋势,得到市场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美国AI芯片新规“推美拦中”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继续升级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力度。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5月14日宣布全面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不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供应高端AI芯片,更首次将禁令延伸至全球范围。包括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限制美制AI芯片用于中国AI训练等三项措施。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大力推动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AI合作布局,允许大量高性能半导体芯片对中东出口,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关键产业链之外的意图明显。

  美国这一最新举措表明,美国对华高科技领域的“脱钩封锁”趋势没有改变。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关税博弈中,半导体产业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科技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半导体既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尺,也是国际谈判中攻守拉锯的重要焦点。

  其实,自美国“封杀华为”开启对华战略科技“竞赛”以来,美国对中国前沿科技特别是AI的极限施压从未停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更是曾直言不讳:“我们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半导体、医药、钢铁、铝等战略性产品必须脱钩。”

  私募机构上海涌津投资认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带来了阶段性缓和,但并不是关税谈判的结束,而是关税谈判的开始。美国新的AI芯片禁令,在当前的普适性关税的基础上,可以预见后面仍然会有更多的特定行业关税出台。我们应当对关税谈判中未来可能出现的反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更多资金投入科创AI市场

  面对外部封锁,中国国内加大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

  在债券市场上,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获悉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有38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公告发行,发行规模合计226亿元。4家科技型企业和10家股权投资机构已报卷注册,注册规模预计180亿元,行业惠及集成电路、智算中心、新材料等多个前沿新兴领域。

  在资本市场上,科创板聚焦集成电路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2024年年报显示,科创板11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7.66亿元,2024年业绩同比增长22.2%,业绩重拾上升通道。今年一季报披露显示,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公司合计实现营收721.82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归母净利润44.79亿元,同比增长73%。

  其中,半导体产业的设备与材料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战略要塞”,正成为突围战的关键突破口,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成份股已连续3个季度营业同比录得超25%的增长率。5月份以来,科创芯片相关ETF获资金净流入,跟踪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的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最新规模已突破2.4亿元。

  中美AI竞争才刚刚开始

  半导体设备需求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国产替代加快推进。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5月15日最新研究预测,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预计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科技巨头AI投入显著加码,更多企业加入算力建设,国产芯片的接受度提升。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带动,与美国遏制政策下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正在形成共振。最新财报显示,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长91%,阿里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68%。未来,两大巨头显然选择继续加注AI。上一财季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及云基础设施建设,腾讯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将逼近千亿元。

  北京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还指出,半导体作为几乎所有行业的基础,也是值得长期关注的方向。从市场空间看,半导体行业有“三个1/3”,即半导体市场1/3在中国,中国的半导体国产化率1/3,中国设备的国产化率1/3,潜在空间巨大。眼下,中国半导体设备技术快速进步,也带动了制造产能的快速增长,而技术节点的突破往往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值得密切跟踪。

  上海世诚投资认为,当市场沉迷于关税政策的短期博弈时,真正的产业革命正在发生。算力基建的全球竞赛、AI应用的生态构建、端侧硬件的体验革新,这些不以短期政策为转移的趋势,才是决定科技股价值的核心。在情绪波动带来的估值波动中,或正孕育着中长期的结构性机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