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性骚扰与女主弱化带来的口碑翻车分析

娱乐 (12) 2025-03-11 22:23:12

近期,由瞿友宁导演改编的电视剧《难哄》引起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其处理性骚扰题材和女主角形象上的极大争议。原本期待值颇高的该剧,却因涉及频繁的性骚扰情节以及对女主温以凡的刻画而遭遇口碑翻车,让观众不禁质疑这部改编自畅销IP的剧作,是否真正理解了女性的挣扎与成长。

《难哄》:性骚扰与女主弱化带来的口碑翻车分析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娱乐 第1张

随着剧情的推进,《难哄》所展现的性骚扰场景让人瞠目结舌,短短九集中就有六次性骚扰事件,几乎每集都在推动剧情时引入新的色狼角色。这一恶趣味的设计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感,更让女主温以凡的形象变得越加脆弱。在网友看来,温以凡的遭遇与能力的逐步弱化,已让她的形象比起两年前被戏称为“白粥姐”的许沁更加悲惨。面对如此严峻的舆论压力,瞿友宁也从“现偶之神”的美誉跌落,成为了“恶臭老登”的代名词。

最初,该剧因其强大的制作班底和原著背景备受期待,瞿友宁的名导光环和豪华的OST阵容让观众对《难哄》充满了憧憬。这部剧的后续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豆瓣评分迅速降至5.5,且随着剧情的展开甚至再次下滑。这剧中展现的性骚扰和女性受害者的被动形象,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理想化的偶像剧泡沫,让许多观众质疑这部剧在努力传播浪漫情感的同时,却在实质上剥削了女性角色。

温以凡,作为一名年轻而有潜力的女记者,理应展现出更强的独立和智慧,然而剧中她却一再陷入被动,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她的每一次遭遇性骚扰似乎都在宣扬一种“女性弱势”的刻板印象,反而让剧情失去了应有的深度和思考。观众不禁要问,这样的角色塑造究竟是向女性赋权还是进一步弱化了她们的存在价值?

剧中大量不符合常理的情节也让人感到放映出的生活面貌极其不真实。比如,温以凡明明是个步入职场的成年人,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应对霸凌和骚扰,只能依靠男主的施救来脱离困境。这样的剧情不仅削弱了女主的成长空间,也强化了一种被拯救的依赖心理。

更令人无奈的是,温以凡与男主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因剧情设置显得越加脆弱。剧中没有给予观众足够的铺垫,当她选择放弃追求和男主的爱情,转而去香港求学时,所有的转变都显得突兀而不成立。观众呆在荧幕前,意识到不仅情节不自洽,连角色的心理动机也似乎缺乏真正的逻辑。相比于男性角色的宽容,女主的空气感与悬空的痛苦,反而让这一段爱情变得纯粹而无力。

这种将重担加于女性角色的叙事定位,在的社会语境中引发了抵制。听着网友声声呼喊“给女性角色赋权,而不是进一步削弱她们的角色”,可以说,《难哄》不仅未能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合理重塑,反而在强调女主温以凡的苦难时,将她作为爱情的附和者,击碎了观众对偶像剧的美好期待。

在这一点上,瞿友宁作为导演也不得不负一定责任。虽然他的手法依旧展现出良好的画面感和氛围营造,但在剧本的叙事层面上,他所加大力度的“弱化女主”的做法,以及对性骚扰情节的频繁渲染,都让本可成为一个有深度的情感故事形成了根本性的偏差。作为一名杨过受瞩目的导演,他的技术不可否认,但作品深层内容的自洽与逻辑才是促进观众共鸣的关键。

在现今这个逐渐重视女性独立与发展的时代,盲目将女性角色的苦难至上化,将使《难哄》如同一颗被捧起又迅速坠落的流星,无论过去的精彩瞬间多么耀眼,最终还是难逃被观众口诛笔伐的命运。随着质疑之声的不断发酵,嗟叹“技术很重要,编剧功力却不可忽视”的观众,会对《难哄》留下深刻的失望烙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