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体育 (2) 2025-08-14 18:12:27

原创 索索队长 FitEmpire健身领域

你是增肌还是长胖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增肌效果?全文约3600字,请 点赞+收藏+转发

主题:增肌、肌肉量、增肥。

很多人无论是在增肌还是减脂的时候,都非常喜欢用体重作为衡量标准。

尤其是某些新手,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涨了,再加上外观的巨大变化,于是一直认为体重上涨就是在长肌肉。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索队今天就来讲一讲 增肌和增重的关系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1张

等不及了,索队要发车了!今天的车速比较快,大家慢慢阅读!

增肌和增重的关系

健身圈里,很多人总爱用体重变化作为衡量增肌的标准之一,其实这么做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非常容易出错,而且也不够精准。

对于刚开始增肌的人来说,收益和进步非常明显,身体特别容易对训练做出反应,再加上 比较合理的训练计划和优质练后补充 的话,新手阶段一个月长个三公斤的纯肌肉也不是梦。

视频加载中...

PS: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编排训练计划的话,可以参考索队的电子书,比如《全身训练》、《诱导乳酸》、《腿推拉》、《上下肢分化》等等,里面有具体的训练计划,帮你少走弯路。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2张

这段时间就是所谓的“ 新手福利期 ”, 增重和增肌几乎是同步的 ,但也因为增长太快,很多人会觉得以后一直都能这么飞涨,搞得挺混乱。

但现实是,大多数人的这个新手红利期其实很短,最多3个月。

过了这个阶段,身体已经适应训练了,训练带来的增肌收益越发少了,进步速度直线下降,你再拼命练,长肌肉的速度都会变慢,可以参考:一年增肌10kg不是梦!什么样的增肌速度才是真实的?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3张

这时候你要是还像新手期一样拼命吃、高热量饮食,很可能长的不是肌肉而是肚子,因为你的身体对肌肉增长开始“设限”了,增肌会越来越难,但对脂肪囤积却没啥阻力,你体重是上去了,但腰围也跟着粗了。

所以说, 增重和增肌 虽然有关系,但 并不完全等于一回事

刚开始增长脂肪的时候,你自己根本察觉不到,还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练得真不错,以为在不停增肌。

结果等到有一天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的肌肉不明显了,没什么线条,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想着开始减脂。

可是只要开始减肥了,那点好不容易练出来的肌肉又会跟着脂肪一起掉,最后你发现费劲减了好久,身材又回到了原点,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其实算是很多新手刚开始健身都会踩的坑。

一般来说,一个天赋正常的人,这辈子最多也就能增长20到25公斤的纯肌肉, 增肌速度可能是这样的:

●新手福利期(0-3个月): 每个月以体重的3%-5%增长肌肉。

●初级阶段(2年内): 每个月以体重的0.5%增长肌肉。

●中级阶段(3-4年): 每个月以体重的0.25%增长肌肉。

●高级阶段(5年以上): 每个月最多以体重的0.1%增长肌肉。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4张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个阶段体重涨得特别快,远超这些比例,那很可能不是长肌肉,反而是长了不少脂肪。

总而言之,体重变重确实和肌肉增长有点关系,但这种关系只在刚开始练的时候比较容易判断。

等新手期一过,光看体重就没啥用了,得用其它方法来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

判断增肌最靠谱的3个方法

1.纬度是不是变大了

确实,不管人是结实了还是胖了,身体的围度都会变大。

不过要分辨是长肌肉还是长肥肉,也很简单:你要是胳膊、胸、腿这些部位的围度都大了,但腰围几乎没变(或者稍微增长一些),基本上可以确定你长的更多是肌肉,而不是脂肪了。

举个例子,我们用“ 臂围和腰围的比例 ”来做判断,比如你现在臂围40厘米,腰围80厘米,这就是1:2的比例。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5张

如果你之后增肌、热量吃得多,体重上去了,还是要 确保这个比例尽量不变 ,还是1:2,或者臂围粗了,比例变成1.1:2或者1.2:2都行,这样才能确保你长了肌肉。

还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看衣服,如果原来还合身的衣服,在有些部位明显感觉缩水了,比如上衣胸口、袖子紧了等等,说明长的是肌肉;

当然了,要是裤腰带越来越勒了,那基本就是长脂肪了。。。。。

2.相对力量是不是变大了

其实,无论是增肌还是健美,说到底就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你不可能说你一直举轻的东西,结果就能练出一身肌肉,特别是在你刚开始训练的头五年,力量提升跟肌肉增长直接挂钩,别再信什么“拿5公斤哑铃训练臂围能有50cm”这种鬼话了。

注意,如果你想用力量进步来判断自己有没有增肌,看的其实是 相对力量(5-12次) ,并不是1RM的绝对力量。

因为过去几十年里,健美圈一直都是用这个范围进行基本动作训练的,而且科学和经验都证明确实对增肌效果最好。

这个区间最适合让肌肉变大,因为既能给肌肉足够的 机械紧张刺激 ,又有足够的 代谢压力 让它生长,这俩正是让肌肥大的关键因素。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 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所以简单来说,只要你能在每组5-12次这个范围里,慢慢可以用更重的重量训练,那就说明你的肌肉确实在进步,确实是很实用的衡量增肌的指标之一。

3.照镜子和拍照片

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主观,但其实很多有经验的训练者都觉得,这是 判断进步最靠谱的办法之一 ,比如韩国的健美教父金俊浩就说过,他只通过照镜子来判断自己的状态好坏,只要是比赛不限制体重,他从来不会在意体重或者围度的。

当然了,用镜子和照片对比的时候也得注意方法, 要尽量保持条件一样 :同一个灯光、同一个环境、同样的拍照距离,这样对比才准,能真实反映你的变化。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6张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在平时没锻炼、肌肉没有充血的时候照镜子和拍照片。

只有刚开始健身的小白才会喜欢在练完之后,拍下自己肌肉又大又肿的照片,可是这总归只是暂时的充血现象,睡一觉可能就瘪下去了,并不能代表你真实的肌肉水平。

如果用这个状态来衡量,很容易自己骗自己。

更何况,你总不能在每次拍照前都把全身练到充血吧,而且每次充血的效果也不一样。

想要外表看起来不一样,要长多少肌肉呢?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不公平,因为答案 取决于你的身高

比如,对于身体不到170cm的矮个子来说,体重哪怕涨3公斤,外形变化就非常明显,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要是你身高180以上,同样涨3公斤体重,外形上基本看不出什么变化。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7张

因为个子矮的人,肌肉都堆在更小的面积上,所以视觉冲击更强。

不像高个子,身上面积更大,肌肉分布得开,可能得多长5-7公斤的肌肉,外观才有点感觉,视觉效果才差不多能追上矮个子长3公斤的变化。

所以,一些个子不高的人在健美和增肌上可能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更容易让别人一眼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一般称之为是“矮子的福利”。

千万别小看这3公斤肌肉的提升!

比如,一块鸡胸肉大约200克,3公斤就相当于15片鸡胸肉。试想一下,如果把15片鸡胸肉同时贴在一个小个子身上,那体型变化不要太明显,长眼睛的都看得出来!

当然了, 我们的体脂肯定比鸡高多了

练到后面谁还管体重呀

上面说的这些增肌判断方法,对刚入门、还在打基础的健身爱好者都很有用。

不过,对于那些训练水平相当成熟、肌肉也接近极限的时候,情况就另说了。

因为到了后期,肌肉增长速度真的慢得像蜗牛,很多人甚至已经快练到自己的极限,一年都看不出多少变化。

这时候还盯着自己瘦体重增长,其实意义不大,倒不如 把心思放在身材的整体比例上 —— 让该大的部位尽量练大,不该大的部位就收着点

比如,很多人痴迷练胸,但如果胸练得特别大,手臂和肩膀就会被称地很小,外表看来就比较搞笑。

所以到这个阶段,应该刻意去少练点胸,多花力气把肩和手臂补上来,这样整个身材比例会大变样。

虚假的肌肉爱好者!看似强壮实则虚胖!(如何判断?)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体育 第8张

最后,你会发现,胸部的肌肉少了一点,但肩膀和手臂变粗壮了,这么一少一多,就抵消了,体重反而是没怎么变的,不过你的身材比例更加合理了,看起来也更魁梧、有型,整体的肌肉轮廓反而更磅礴大气、更吸引人了。

这种思路就像“ 肌肉转移 ”,对于练了很多年的人来说,如果想让薄弱部位再提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适当减少那些已经很强的部位的肌肉,让肌肉总量被更合理地分配。

要知道,自然健身爱好者,肌肉的总量总是有上限的,但即使总量无法改变,我们是完全可以自由调整每块肌肉的分布的。

总而言之,对于高级水平训练者来说,早就不用死盯简单的体重数字了,更应该关注身材比例、外轮廓、肌肉质量、肌肉线条,还有整体的运动能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