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传统电影制作过程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广东卫视《湾区新财经》的《问答八方》第二季第五集,专访了著名导演李炼,他分享了在虚拟制片领域的见解和独特经验,揭示了电影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可能。
李炼,这个名字在业内外广为人知,尤其以其在虚拟拍摄技术方面的深耕而自豪。他表示,自己的名字中有个“炼”字,虽然是父亲取的,但这一切的背后似乎都与“炼”有着不解之缘。对于李炼这本身就象征着不断追求技术、创意与自我突破的历程。在过去六年中,他不仅在虚拟制片领域构建了坚实的工业底层系统,还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创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回忆起自己的艺术生涯,李炼坦承,早在1993年,他便对电脑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看到M&M'S巧克力广告时,深感技术的吸引力。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对创意的追求,让他意识到,往往是对完美的追求让创作之路布满荆棘。尽管他曾经历过多次技术上的挫折,李炼在平衡创作与技术之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执导《骇客帝国》项目的过程中,李炼借鉴了不少国外顶尖团队的成功经验,尽管的预算花光却未能盈利,但他却表示那是不可避免的投入,也为今后的技术改进和创作探索提供了动力。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明白,技术和创作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
李炼认为,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可阻挡,但创作者必须理性看待技术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过去中国的广告人对技术的认知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到现在更加注重技术与创意的结合,这一转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创新。
在谈到当前虚拟制片领域的发展时,李炼激动地介绍了他团队在虚拟景观与机械装置的结合上的新尝试。比如,通过重新编码的机械臂,实现虚拟场景与实际拍摄设备的无缝对接,为拍摄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更能够丰富叙事方式。这不仅提高了拍摄效率,也极大地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边界。
不过,李炼也意识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观众消费习惯的变化,给电影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他承认,过去一百年中,电影的商业模式几乎没有大的变革,但随着观众的广泛分散和新的消费形式的出现,电影行业的未来亟需创新。
在谈到数字资产的概念时,李炼强调,数字资产在未来的影像制作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过去,数字资产大多被视作耗材,但随着引擎技术和沉浸式技术的介入,数字资产的价值逐渐显现,并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这一巨变不仅将改变电影制作的流程,也将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经济基础。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技术推动者,李炼意识到,未来电影工业的变化将不仅限于技术层面。他提到,虽然科技进步可能导致某些传统职位的消失,但新技术与创意相结合所产生的崭新岗位与机会将层出不穷。尽管极具挑战性,但李炼坚信,未来的创作仍将由人类的想象力来掌控。
“虚拟制片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只要能够想到,那些创意终将会变为现实。”李炼在专访的如此道。他对未来的信心和对创新的追求,真正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生,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想象的新大门。
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李炼的探索不仅关乎一位导演的个人奋斗,更是为整个电影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发展与创作意识的转变,电影制作将迎来更加丰富与多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