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期披露了上市后第二份年报,即2024年年报。公司上市两年经营业绩累计大幅下跌86.43%,与申报IPO三年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持续上涨的趋势截然相反。年报披露的产量、销量、其他应收款存在众多矛盾。此外,年报还可能遗漏了三家现任董事兼职的单位。
业务发展独具特色,但上市两年归属净利润累计大跌86.43%
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舜禹股份;证券代码:301519.SZ)主营业务包括二次供水和污水处理,同时逐步开展智慧管理平台的研发与搭建,为业务的智慧化管理提供支持,致力于成为水务行业节能低碳技术研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融合、智慧算法平台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在水务行业细分领域中独具“双轮驱动”特色的业务发展模式。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专利及软著363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实用新型专利184项,外观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113项。同时,公司还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等5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其余标准处于在编阶段。
不过,公司业绩表现不太乐观。2024年年报显示,当期公司营业收入为6.53亿元,同比下降7.36%;归属净利润为1364.98万元,同比大跌79.84%。
这是舜禹股份连续第二年收入、业绩双双下滑。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7%,归属净利润同比下跌32.68%。
与上市前一年(2022年)相比,舜禹股份2024年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分别累计下跌13.16%和86.43%,上市后业绩出现“脚踝斩”。
舜禹股份于2023年7月27日上市,上市之前公司的收入和业绩表现又如何?
据招股书,舜禹股份申报IPO的三年报告期为2020年至2022年。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分别为5.28亿元、6.45亿元和7.52亿元,持续上涨,累计涨幅为42.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40.07万元、9747.33万元和1.01亿元,同样保持持续上涨趋势,累计涨幅为15.08%。
这与公司上市当年及后一年度内收入和业绩持续同比大幅下降的变动趋势截然不同。舜禹股份恐怕难逃“业绩大变脸”的质疑。
库存量勾稽异常,其他应收款也存疑
舜禹股份年报披露的多个信息存在矛盾,以下列举两例。
其一,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二次供水、污水处理和智慧运维服务三大板块。2024年度,二次供水设备销售业务收入为3.04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为46.53%,是公司按产品分类的第一大主营业务。
2023年度,舜禹股份二次供水设备期末库存量为109台。2024年度,二次供水设备销售量为990台,生产量为898台。按此计算,当期公司二次供水设备库存应下降92台,那么截至2024年末,公司二次供水设备库存量理应为17台。但据2024年年报,当期末公司二次供水设备库存量为40台。
这是否由舜禹股份对外采购定制的二次供水设备所致呢?
年报未披露相关信息。招股书显示,舜禹股份在污水处理设备方面,存在定制化采购的情况,但在二次供水设备方面,并未提及公司有对外采购的情形。
其二,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初,舜禹股份账龄为“1至2年”的其他应收款余额为606.62万元。
一般情况下,到了2024年末,舜禹股份账龄为“2至3年”的其他应收款余额应不高于606.62万元。
但截至当期末,舜禹股份账龄为“2至3年”的其他应收款余额为895.91万元,比期初账龄为“1至2年”的其他应收款余额(606.62万元),高了289.29万元。
至于这差额289.29万元从何而来,年报未给出任何依据。
未披露董事的三个对外兼职单位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第三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公司应当披露董监高人员的情况,包括董监高人员在除股东单位外的其他单位的任职或兼职情况。
舜禹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从2018年5月至今,刘启斌担任公司董事。从2017年10月9日至今,刘启斌担任合肥鼎旭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鼎旭科技)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8月9日,刘启斌担任安徽创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谷基金)董事。鼎旭科技为创谷基金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为55%。
但2024年年报在“其他单位任职情况”中,未披露刘启斌兼任创谷基金董事的信息。
此外,2025年2月19日和3月4日,刘启斌分别开始兼任合肥九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韶科技)和合肥乾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芯科技)董事。
刘启斌入职上述两家公司当天,九韶科技和乾芯科技都新增了同一机构股东安徽通江达海引才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创谷基金。
舜禹股份2024年年报披露于2025年4月28日,刘启斌入职九韶科技和乾芯科技的时间早于年报发布日,但年报在“其他单位任职情况”中,也未提及该董事在这两家关联方兼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