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赫:央视金牌主持人34年无房离世,临终遗言让人泪目。近日,这位曾经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的离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切追悼与怀念。作为央视的金牌主持人,赵赫以其稳重的风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扎根于观众的心中。他辉煌的事业背后,却是一个关于奉献、责任与遗憾的故事。
1975年,出生于北京的赵赫从小就对朗诵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播音员。在高中时期,他凭借出色的嗓音条件,在广播电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成为一名部队播音员。命运的安排却在1981年悄然改变,他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一家庭变故迫使他不得不放弃梦想,复员归家,百般努力只为照顾年迈的母亲。
尽管遭遇重重阻碍,赵赫始终没有放弃对播音事业的追求。1982年,他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在毕业后顺利进入央视经济频道工作。1987年,他成为《经济半小时》的首席主持人,并以其出色的表现,引起了业界与观众的广泛关注。在那个时期,他不仅策划了多部深受观众喜爱的专题片,还在央视创办的“3·15晚会”中成为核心主持,深入调查并揭露无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黑幕。他的坚持与努力,使他成为全国消费者心中的“正义之声”。
在34年的职业生涯中,赵赫共策划、主持了数百期节目,曾多次被评为优秀主持人,2008年更是荣获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在光鲜的外表下,他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尽管职业生涯蒸蒸日上,赵赫却从未购买过房产,始终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这并不是因为他缺乏经济能力,而是他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上,对汽车的热爱让他购置了少数稀有车型,并对车辆进行了热情的改装。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车在某些公共场合还真能体现一个人某些方面的性格、嗜好、修养与追求。”可对他而言,所谓的“家”似乎更像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场所,“能睡觉、能吃饭就行了。”
生活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2018年,赵赫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患上了胃癌,但他为了不打扰他人,选择了隐瞒病情,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直到2021年6月退休后,他才开始全力以赴地与病魔抗争,但已为时已晚。在生命的时刻,他最牵挂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两人伴随了彼此近半辈子,妻子承担了无数家庭责任,付出了许多心血。
临终前,赵赫紧握妻子的手,留下了那句沉重而心痛的遗言:“你为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我没有机会补偿你了,心里很内疚。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弥补这些愧疚。”这样一番话语,让无数为之感动的朋友潸然泪下,触动了每一个听到的人的心灵。
2022年1月12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了他的追悼会。众多央视同事,如敬一丹、张泽群等均前来送别。张泽群在悼词中写道:“经济半小时关切国计民生,打假三·十五倾情去伪存真。”赵赫在《经济半小时》和“3·15晚会”中的付出,成就了辉煌的节目,他的执着与努力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真相,也为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了极大贡献。
赵赫的一生,是一部坚持与拼搏的奋斗史,是对家庭与事业的两难选择。他的离世,让我们感受到曾经那个在荧屏前熠熠生辉的人物的脆弱与无奈,也让人深省: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健康与亲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愿这位金话筒主持人在天堂安息,也希望他的家人能够带着赵赫的爱,继续往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