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娱圈出现了一种现象,女偶像逐渐开始拍摄男性向互动影像作品“完蛋like”,该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冯若航的“下海”举动,让人不禁对偶像经济崩塌的现状产生深思。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女艺人,在寻找生存之道时,逐渐走上了崭新的而又充满争议的道路。
就在金子涵宣布退圈不久,她的同伴冯若航便成为话题的中心。近日公开的互动影像作品《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的预告片,让人们对这一转变产生了震惊与惋惜。曾经站在闪耀舞台上的女偶像,却转身象征性地进入了男性向的市场。在这样的转变之下,内娱偶像经济的崩塌愈加显而易见。
回想2020年,《青春有你2》曾经掀起了选秀热潮,冯若航作为练习生,拥有美好的偶像前景。那时,市场活力充沛,一大批年轻女孩如她一般怀揣着梦想,努力绽放光芒。当时的冯若航,是优秀的代表,经历了严格的选拔过程,赢得了部分核心粉丝的喜爱。伴随偶像行业的变化,她所走的偶像道路却愈发坎坷,最终选择了转战“完蛋like”,成为一种无奈的自我救赎。
“完蛋like”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互动影像游戏,因其围绕男性玩家的需求而备受欢迎,与女偶像所擅长的市场截然不同。冯若航选择参与这一项目,其实反映了她乃至更多腰部偶像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困境。在她的作品中,男主角与多名女性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很大程度上带有性暗示,不禁让人感慨这些女偶像在市场压力下不得不偏离自己原有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冯若航并非孤例,其他许多小偶像也陆续选择了类似的道路。这一趋势不仅反映出偶像经济的升降,也反映了年轻艺人在行业冷淡、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观察其社交媒体,可以发现大量粉丝对其“下海”行为表示失望与反感。曾经被崇拜的偶像,却成为了被男性凝视的对象,这一转变让粉丝们感受到强烈的失落感。
在了解这些偶像的生存现状后,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内娱偶像经济的崩塌,确实给许多年轻艺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困惑。与男爱豆在粉丝忠诚度方面的优势不同,女偶像的市场相对脆弱,吸引和维持粉丝群体的难度显而易见。一些如冯若航这样从练习生起步的偶像,虽然曾经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却在遇到瓶颈之后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小偶像选择了转型,或是投身演艺,或是做副业,甚至像冯若航一样选择“完蛋like”的道路。这不仅是对偶像身份的一种挑战,更是对自身价值的一次重新定位。在选拔日益激烈、粉丝群体逐渐消减的情况下,她们的选择也不过是为了求生存,寻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中找到一丝机会。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舆论的反应却显得尤为两极分化。许多追星族对偶像的“下海”行为表示无法理解,认为这是对“女性价值”的抛弃。他们担忧,长期下去,偶像这一角色将被弱化并陷入低俗的泥淖中。但也有观点认为,生存才是重中之重,现今的市场已无可以安稳依靠的支撑。
在商业层面,偶像经济的回暖尚无迹可循,无论是冯若航还是其他小偶像,选择“完蛋like”等项目的背后,都是对未来生存的无奈妥协。面对内娱的艰难与压迫,这些年轻的女性成为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牺牲品。
内娱偶像经济的崩塌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女爱豆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泛滥与冲击。对于腰部女偶像如何在男性向市场中找到生存之道、避免失去自我,将成为她们最为迫切也最为艰难的挑战。理解与支持她们的艰难选择,是我们对这一现象更为理性的回应。